这是过去多个季度都没有见到过的。
最新一份财报公布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用“激动人心”评价了公司当季的表现。
虽然我们大概两个季度前开始恢复增长,但20%的增长的确还是激动人心。
2024年8月15日,联想披露了集团2024-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截至6月30日)。报告期内联想集团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20%;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近23亿元,同比大涨65%。
其中,涵盖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组成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收入同比增长11.3%,由上年同期的约718亿人民币涨至827亿。
不过,比起账面上的涨与大涨,来自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一项细分统计,或许会更让杨元庆感到“激动”:
统计称,2024年第二季度,Windows领域支持AI的PC出货量环比增长127%。其中,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PC供应商的联想,凭借 Yoga Slim 7x 和 ThinkPad T14s 等搭载骁龙X(AI PC芯片)的PC,帮助其在本季度将支持AI的Windows PC出货量占比提升至6%左右。
数据层面,联想AI概念下的PC出货量,相较于前一个季度涨幅达到了惊人的228%。
对于主战场在供需都相对饱和的PC行业,且已经在出货量和市占率等层面位居行业第一多年的这位老玩家来说,再往上一步找增长,并不容易——市场整体增长放缓,联想要在高份额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无疑将面临激烈竞争。
自2023年年中开始,联想将业绩增长的重心大幅度向AI倾斜,希望时下风头正盛的大模型概念上机能拉起多年萎靡的换机需求。
AI PC的概念被联想摆到广告栏,高层也在众多公开场合站台带货,但新概念加持的产品想打透用户心智,总需要一个过程。
01 换机周期
受限于整体需求萎靡和产品迭代缺乏新意,PC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始终未能突破传统模式的天花板。
以疫情作为时间分界,行业在此期间先后经历了两次出货量下行周期。
数据统计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11年创下3.65亿台的出货量峰值后,连续七年出现同比下降。直到2019年居家办公需求出现,才暂时拉起了PC一路下滑的出货量。
这个高点,可以说是被黑天鹅事件,被动拉起来的。
疫情结束后,全球PC市场再次遇冷,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出货量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降。作为头部的联想也未能幸免,2022至2023年间曾出现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下滑。
直至2023年四季度,一份来自Gartner统计数据才表明全球PC市场出货量终于再次出现正增长,同比小幅增加0.3%至6330万台;而IDC统计的单季出货量为6710万台,同比依然是下滑。
尽管口径略有出入,但两家机构都一致认为,PC市场已经迎来了触底反弹。
反弹的动力是什么?一部分原因并不涉及太多性感的技术概念,单纯是疫情期间出货量高点的那批设备,以调研机构统计的PC平均4-5年这一换机周期为标准看,陆陆续续开始出毛病了,不得不进行换代。
与此同时,另一项对于“换机”的利好,是传统PC的Windows 10也于今年结束免费支持,部分来自B端客户升级Win 11的需求也会在今年开始释放。
二者叠加,让今年PC出货量的暴涨有了客观的理由,简言之,部分原因只是踩中了换机的周期。
而在AI概念层面,与隔壁战场的大模型手机概念类似,随着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PC核心供应商快速在其产品中(如酷睿Ultra、骁龙X芯片等)普及AI概念,作为硬件与对应软件集合体的PC几乎不可能再与AI完全切割,去做什么“非AI”的PC。
所以,在市面上可选的PC大部分都已经是“AI PC”的前提下,究竟有多少订单来自对市场“AI”的高度需求,而非只是对新一代PC的需求,仍需打个问号。
十年前去买手机,手机都已预装了微信,能说是为了微信去买手机吗?
实际上,联想对大模型落地一直有套相当坚定的论调。即PC是最适合大模型落地的硬件载体,首先它是生产力工具,符合AI的应用场景;其次设备本体硬件潜力充足,将大模型端侧私有化、本地化之后,保证算力的前提下还可以保护隐私数据安全。
现在缺的,或许只是在端侧AI领域,某个足够被称为爆款的PC(硬件)、或者某个破圈的软件应用案例,来证明在宣传意义之外,端侧AI究竟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02 贸工技的帽子,没那么好摘
当然,作为蝉联全球PC市场出货量冠军多年的一哥,联想的产品力自然毋庸置疑。
即便AI PC概念后续反响不能更加热烈,其PC业务的基本盘短期内也依然很难被动摇。
真正困扰联想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的问题,仍是老生常谈的“贸工技”——联想有着足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往往能够早早落地来自英特尔、英伟达等的最新技术。
但,在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联想,技术层面是否同样不可替代,多年来仍是个问号。想要摘掉贸工技的质疑,联想需要在关键领域拿出握在手里的“自研”而非只是整合。
大模型的出现,是最近也是目前最好的机会。最新披露的一季报中,联想集团当季研发经费4.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4.51亿增长约5.32%。但在此前2023财年年报中,集团整体研发经费却同比减少了7.65%,由2022财年的21.95亿降至20.27亿。
即便投入规模与成果未必完全正比,但一面喊着All in AI一面缩减研发经费,显然不是市场最希望看到的状态。
而在以PC业务为核心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之外,联想则是找到了更有增量、便于超车的业务:对于IDG集团而言,PC几乎固定成型的产业链想改动并不容易,而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和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对面的则都是尚处于高速增长期的市场。机构预测称,2024至2027年间,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以及IT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5%和10.6%,
杨元庆也在财报发布后对外表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增长的幅度“至少是传统基础设施增幅的2倍”。
这种来自B端的增长潜力,在一季报中已经有所展现:报告期内,ISG集团季度收入首次突破 30 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65%。其中包括存储和高性能计算在内的销售额又占到了ISG集团总收入的34%;利润率最高的SSG集团(21%)报告期内录得19亿美元营收,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0%
一季度,联想PC以外业务营收占整体比例已经接近47%,为集团历史最高。逐渐降低对主营业务的依赖后,联想在大模型时代多点布局的回报,似乎开始展现。
AI PC概念、端侧大模型、toB私有化智能,作为行业佼佼者的联想现阶段能走的路当然很多,但在行业集体转向AI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竞争并不会比过去轻松很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蓝媒汇”,作者:陶然,aigpt6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