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由ChatGPT引发的新一轮AI革命风暴,点燃了“硅谷之火”。
OpenAI作为ChatGPT背后的“造物主”,近日又推出新一代大模型“o1”,该大模型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推理”,再次获得AI领域的瞩目。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公司之一,OpenAI不仅在不断孵化和创新AI技术模型,同时也是人才培养与孵化的“基地”,这些人才离开OpenAI后也将自己的技术与经验的火种,播撒到了更远的地方,而他们也早就了暨Pay Pal“黑帮”之后的硅谷“新黑帮”。
今天,家办新智点盘点了从OpenAI离职后,自立门户的10位创业者。
1、Dario Amodei
曾在OpenAI任职:研究团队副总裁
创办公司:Anthropic(生成式AI企业)
估值:超180亿美元
阿莫迪在2016年7月加入OpenAI,带领AI安全团队,后又担任研究团队副总裁,发表了多篇论文。阿莫迪是在OpenAI设定总体研究方向、撰写研究路线图的两名负责人之一,并带领团队构建了GPT-2和GPT-3。
由于在OpenAI的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担心微软对OpenAI的首次10亿美元的投资后,会使其走上更加商业化的道路,偏离其最初对高级AI安全性的关注。
于是,2021年,达里奥·阿莫迪 (Dario Amodei)和安全政策副总裁丹妮拉·阿莫迪(Daniela Amodei)等离职,希望创立一家与OpenAI有不一样价值观的人工智能公司。
他们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构建一套“可靠、可解释、可控的‘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将公司命名为Anthropic,意为“与人类有关的”。
Anthropic开发了Claude语言模型,这是目前最好的语言模型之一,并得到了亚马逊和谷歌的支持。
2、Pieter Abbeel
曾在OpenAI任职:研究主任
创办公司:Covariant(人工智能分拣机器人公司)
融资总额:2.22亿美元
估值:6.25亿美元
2016年6月,Pieter Abbeel加入OpenAI。2017年,Abbeel 与他的三名华裔博士生共同创立了 Covariant。
Covariant的核心技术是利用深度深度学习技术控制机器人,来实现机器人自动化,为制造业提供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Covariant的精准抓取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实现精准抓取物体,可以应用在物流工作中履行分拣任务。Abbeel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工智能领域教授,研究集中在深度强化学习方面。
截至2024年4月,Covariant 共完成 C 轮融资,所有轮次加起来一共获得了 2.22 亿美元(约 15.8 亿人民币),估值达 6.25 亿美元。
2024年9月,亚马逊宣布,从Covariant 挖走了三名联创Pieter Abbeel、Peter Chen(陈曦)和 Rocky Duan(段岩),以及该公司约四分之一的现有员工,加入其履行技术和机器人团队。通过与Covariant签订的商业协议,亚马逊将获得Covariant机器人基础模型的非独家使用许可,并计划在湾区扩展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团队。
3、Jeff Arnold
曾在OpenAI任职:运营主管
创办企业:Pilot(金融科技公司)
2016年,Jeff Arnold在OpenAI担任运营总监,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公司Pilot。Pilot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于企业财税管理系统服务,为用户提供财税记账、年度预算评估、筹款策略等功能。
尽管Pilot的产品和服务不直接与人工智能相关,但Pilot也会策略性运用人工智能提升产品性能,如用AI中监督学习的方法去检测财务数据中的异常值等。
Jeff Arnold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OpenAI之前,他还曾联合创办企业聊天应用Zulip,并在2014年被DropBox收购;曾创办企业软件公司Ksplice,于2011年被Oracle收购。
4、David Luan
曾在OpenAI任职:工程部副总裁
创办企业:Adept(生成式AI企业)
2017年,David Luan加入早期 OpenAI,负责的工作包括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拔和指导经理、为准备微软的融资进行技术工作、组建招聘团队,并推出 OpenAI 的第一个性能系统等。
2020年,David Luan离开OpenAI加入谷歌任总监,期间认识了Parmar 和 Vaswani。随后,三人创立 Adept。
据 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Adept 最近与包括 Meta 在内的其他潜在买家就收购事宜进行了洽谈,微软否认有意收购 Adept。去年 3 月份,Adept 获得 3.5 亿美金的 B 轮融资,总融资额增至 4.15 亿美金,公司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Nvidia 是 B 轮融资的投资人之一。
5、Maddie Hall
曾在OpenAI任职:特殊项目经理
创办企业:Living Carbon(气候生物技术公司)
Living Carbon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气候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能够捕获和储存更多碳的植物。
尽管这家公司与AI并不直接相关,但Maddie在OpenAI任职与客户交流合作中发现了社会价值的重要性。Living Carbon旨在通过将树苗的种子通过在实验室里面创造有利于它们生长,隔离开有害物质的环境来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饮用CRISPR基因技术来对树木种子进行基因改良,最终实现地球碳排放的平衡。
6、Jonas Schneider
曾在OpenAI任职:技术负责人
创办企业:Daedalus(机器人初创公司)
Jonas Schneider曾在OpenAI⼯作三年左右的时间,与同事共同创建了OpenAI机器⼈团队,并领导该团队的软件⼯程,在AI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后来,Jonas Schneider离职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机器人公司Daedalus。Daedalus是一家专注于AI技术的创业公司,利用AI机器⼈技术为全球⼯⼚⽣产定制原型和批量零件,旨在帮助⼯⼚及其⽣产机器⼈提⾼效率。
Jonas Schneider曾表示,目前,机器人编程的繁琐程度限制了它们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应用,但Daedalus的软件驱动型工厂使高精度制造具有可扩展性,并将大批量生产的高效性带到了多品种制造中。
7、Matt Krisiloff
曾在OpenAI任职:OG团队成员
创办企业:Conception(健康科技公司)
Krisiloff曾是OpenAI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并在该组织担任关键角色。他最初于2014年和2015年领导OpenAI的运营,随后转到Y Combinator领导加速器项目的研究部门。这些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业和管理经验,也让他对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有了深入的理解。
2018年,Krisiloff创立了Conception,这是一家致力于体外配子研究的健康科技初创公司,目标是利用干细胞技术培育人类卵子,以对抗不孕症等生殖健康问题。
据报道,Conception已获得4000万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来自Sam Altman、Laura Deming和Jaan Tallinn等著名投资者的支持。
8、Josh Tobin、Vicki Cheung
曾在OpenAI任职:研究科学家;创始⼯程师和基础设施负责⼈
创办企业:Gantry(机器学习运营领域公司)
融资额:2830万美元
Vicki Cheung是OpenAI的创始工程师之一,于2015年底加入OpenAI。在OpenAI期间,她负责管理实验室和研究资源以及技术发展。
2019年,在UC伯克利,Josh Tobin与OVicki Cheung⼀起教授深度学习课程时,意识到为AI⼯具构建⽀持基础设施所⾯临的问题。
2020年,两⼈创办Gantry。Gantry致⼒于机器学习运营(MLOps)领域,让团队能够训练自己的⼈⼯智能系统,并评估在重新训练时应使⽤哪些数据。如此一来,公司便可以更⾼效地部署⼈⼯智能系统,更好地与客户互动。
9、Tim Shi
曾在OpenAI任职:技术⼈员
创办企业:Cresta(人工智能教练公司)
Tim Shi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他曾在OpenAI⼯作了⼀年,参与了多个项⽬,包括开放域平台World of Bits和OpenAI Universe。
2017年,Tim Shi离开OpenAI,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人工智能教练公司Cresta,而Cresta也获得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Greylock Partners和Tiger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
10、Aravind Srinivas
曾在OpenAI任职:研究科学家
创办企业:Perplexity(AI搜索引擎公司)
Aravind Srinivas在创立Perplexity之前,曾在OpenAI和Google等科技巨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AI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
2022年8月,Aravind Srinivas等人创立了Perplexity,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用户搜索体验,打造一款能够直接提供答案而非链接列表的生成式搜索引擎。
Perplexity的搜索引擎能够与用户进行自然对话,提供附有引用参考资料的答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这种交互模式与传统的搜索引擎有显著不同,为用户带来了新的搜索体验。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aigpt6经授权发布。